2025-03-02 13:01:37
pSznSpZiGTMhDbJz
冰雪虽冷,服务需热,价格宜适中。如何在保持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呵护好游客的体验和钱包,是哈尔滨需认真对待的问题。唯有以新吸客、以质赢客、以诚待客、以信留客,方能独树一帜,赢得游客的长宠不衰。
据媒体报道,即将再次开门迎客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近期公开拍卖糖葫芦摊位经营权,9个点位起拍价为100万元,竞拍人还要承担约50万元的集装箱摊位费。相比去年10个点位的成交价40万元,今年糖葫芦尚未开售,其身价便已飙升数倍。
“哈尔滨的糖葫芦要涨价了吗?”“要卖多少串糖葫芦才能赚回来?”网民在这条新闻下的评论,不仅反映了对哈尔滨再火一把的强烈预期,也说出了对旅游市场秩序的担忧。
据携程平台数据,11月以来,哈尔滨滑雪跟团线路产品预订量环比上个月上涨10倍。另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哈尔滨“东北铁锅炖”“东北铁锅炖大鹅”11月搜索量环比增长103%,其中南方游客消费热情尤为高涨。为了哄好“南方小金豆”,粗犷的大铁锅都不再贴玉米饼了,改成围上一圈粉嫩可爱的卡通馒头。
在这场被各方寄予厚望的旅游热潮中,糖葫芦摊位经营权的拍卖价上涨是正常的,它证明哈尔滨的魅力得到了市场认可。可看到涨了这么多,也不免让人暗暗为这座城市捏一把汗。
游客蜂拥而至,莫说餐饮、酒店、雪道,连糖葫芦都成了紧俏资源。市场机制下,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是经济规律使然。高价拍下摊位经营权的竞拍者肯定是想挣钱的,也应该让人家挣着钱,哈尔滨经济才能持续发展。但是,游客对价格高度敏感,一点点上涨都可能引发抱怨。如果坚持“尔滨”一贯的实惠人设,游客又可能面临排队、抢购等困扰,同样容易引发不满。去年冰雪大世界因排队时间过长而引起的退票风波,至今仍是警醒。
冰雪虽冷,服务需热,价格宜适中。如何在保持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呵护好游客的体验和钱包,是哈尔滨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从目前举措来看,哈尔滨展现出了相应的谨慎与智慧。以糖葫芦摊位为例,当地通过制定详尽的经营规范,对糖葫芦的种类、价格等进行了严格规定,力求在价格与游客接受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这传递出一个清晰信号:哈尔滨欢迎看好这座城市的商家,但更欢迎那些能够提供优质服务、收费合理的商家。
在近两年涌现的网红城市中,若论资源禀赋、接待能力、交通区位等因素,哈尔滨最有希望把流量转化为常量。然而,从西安、重庆等城市火了六七年的经验来看,关键在于能否制造一波又一波的出圈点,并防住一次又一次潜在的价格、质量、食品安全等疏漏天博·tb体育官网入口。
在这些方面,哈尔滨正在努力。从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到各大行业协会联合推出诚信自律公约,对旅行社、导游、景区、民宿、旅拍等10个涉旅行业进行全面规范,哈尔滨力求全方位、多链条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不过,盯着文旅消费和冰雪经济的不只有哈尔滨。近期新疆阿勒泰、河北崇礼、吉林长春等地均已进入冰雪模式,且个个实力不俗。携程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河北、新疆滑雪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均超过70%,高于黑龙江的34%。网红城市现象出圈两年多,各地都在比拼的“宠粉”策略效果也有点疲软了。在激烈的新一季冰雪争夺赛中,唯有以新吸客、以质赢客、以诚待客、以信留客,方能独树一帜,赢得游客的长宠不衰。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持续复苏,旅游出行总人次和总消费均呈现显著增长,旅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5.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17.9%。入境游市场同样呈现出高增长态势,初步统计入境旅游人次为0.95亿,同比增长55.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3.4%。
随着文旅加速融合,消费偏好逐步演变,当前我国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征:
旅游热点快速轮动。影视作品、内容种草、演唱会和赛事等主题成为旅游增长的新动力,淄博、哈尔滨、天水、阿勒泰等“网红”城市层出不穷,消费热点潜力不断迸发。
业态场景交叉协同。旅游消费从观光游向度假游、体验游全面升级,游客更注重情绪价值和场景感受,跨业态、多场景消费特征显著,年轻化趋势明显。
下沉市场消费持续发力。得益于公共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年轻人对于休闲舒适目的地的向往,以及互联网平台对小众优质内容的出色传播力,县域、古村镇等下沉市场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旅游消费的新增长点。
文博场馆热度攀升。体现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竞相涌现,博物馆、展览馆、文物古迹等文博场馆成为年轻消费群体休闲“打卡”的重要去处。
微度假模式逐渐兴起。游客更倾向于利用周末或碎片化时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地化特征越发明显。为了更好体验本地人的生活,“地道”“本地特色”“老字号”等也成为网络热搜关键词。
继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巩固旅游市场持续向好态势,把握游客偏好特征,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和产品供给,打造更加丰富更高品质的消费市场。
加速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分类指导,推动旅游目的地特色化、精品化建设,积极开发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的个性化项目。鼓励各地在传统景区基础上因地制宜增加互动体验、文化演出等新元素,推广夜间游、灯光秀等新型旅游方式,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增加旅游市场有效供给。
推动旅游市场均衡发展。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措施引导游客错峰出游,旅游景区通过工作日门票折扣、周末套餐优惠等举措鼓励游客在非节假日出游;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通过联合营销、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人员分流与合作共赢。随着旅游市场不断下沉,应着力完善交通不便地区的交通设施,提高区域间的连通性。
持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景区停车场、公共交通等“最后一公里”服务,特别是要加强网红打卡地的交通服务保障和人员安全管理。增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合理设置文创店、餐饮区、卫生间等旅游接待设施。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公园等公共场所打造特色集市和休闲空间。持续优化景区管理水平,增加弹性服务措施,提升游客便利度和体验感。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对餐饮住宿、景区门票、停车场收费等重点领域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黄牛”倒票行为,健全网络出行平台监管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宽松有序的市场环境,推动夜市经济、地摊经济、市集经济等合理发展。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相关企业与部门之间及时共享市场信息,共同做好游客服务保障。因地制宜出台针对性的帮扶举措,提升市场信心和投资吸引力。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财政资金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等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拓展多渠道融资贷款和金融服务,支持经营主体加大旅游投资建设和运营。
临近岁末,结算工资、回家过年是许多人实实在在的期盼。为切实保障好劳动者工资报酬权益,当前治理欠薪冬季行动正在全国开展,在2025年春节前集中治理欠薪问题。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但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部分行业欠薪有所抬头。除工程建设领域欠薪风险外,经营不善、拖欠账款等带来非工程建设领域的欠薪问题增多。进入工资结算高峰,劳动者按时足额拿到报酬的诉求更加迫切。各地各部门务必切实扛起责任,出硬招、求实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真正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劳动者化解心忧,过好“年关”。(时 锋)
护理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基石,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护士已成为当前我国占比较高的卫生技术人员,但护理专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尤其是临床急需的老年护理、儿科护理优秀创新人才。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潜心护理教育六十余载,是我国首批护理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首批一级学科护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首批护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养优秀创新护理人才责无旁贷。
近年来,学院坚持“尚德精术,护佑健康”的培养理念,创新并实践“双轨双控双融合”护理专硕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广泛赞誉、人才培养模式被其他院校学习借鉴,为高层次实用型护理专硕人才培养拓展了新思路、探索了新路径、提供了新经验。
临床实践与科研训练并重
高层次护理专硕人才应既具备良好的临床照护能力,又拥有实践创新能力。学院高度重视护理专硕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以临床高级实践护士培养为导向的临床实践模式,制定护理专硕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及实习大纲。学生临床实习2年,占整个培养周期的三分之二,要求每个专硕学生临床轮转4至5个科室,独立分管病床3至5张,跟班完成所管床位的护理工作,系统地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理论知识水平、护理专业技能、临床思维能力。通过主持护理查房、疑难危重症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参与护理质量控制和临床教学,强化临床照护能力、临床研究能力、护理教育能力、护理管理能力、职业发展能力等护理专硕五大核心能力培养。
护理专硕肩负着护理临床科学研究的重任,需要应用循证的方法,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和信息技术解决多样化健康服务问题和科学前沿问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推动学科发展,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变革。因此,学院鼓励学生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并经过开题、中期考核和毕业答辩等环节,严格进行科研训练,在临床实践中同步提高科研能力,助力临床服务能力的提升。
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
学院着力解决护理专硕培养学术化问题,以职业资格认证衔接为抓手,在国内率先实施省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指导和管控,将行业需求深度融入专业学位教育。临床实习采取“1+1”方案:即1年基础段实习,对接护士规范化培训,夯实临床护理能力;1年专科段实习,对接高级实践护士培训,提高专科护理能力。学生毕业即获毕业证、学位证、护士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专科护士证。同时,通过政校院三方共同出资出策、共建师资队伍、共定质量标准、共行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有效解决了护理专硕临床实践过程培养不规范、质量标准不清晰、师资力量薄弱、第三方考核评价缺失等问题。创新了产教融合管理运行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双轨双控”,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根本保证。
职业精神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融合
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积极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护理职业精神融入专业能力培养全过程,探索构建课程、实践、文化“三融合”新模式。
课程融合抓好三堂课,即思政课、专业课和党团课。思政课设立职业精神教育模块,开设职业精神教育选修课;专业课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和课程思政云平台;党团课突出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培养。实践融合突出三强化,实习过程结合查房、病例讨论、不良事件分析,强化敬业精神教育;实习评价强化职业精神考核权重;科研训练强化科研诚信和伦理教育。文化融合抓好三活动,即护士节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科技文化节活动。突出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创新发展的主题,使护理学子成长为守初心、有大爱、敢作为的人民健康守护者。
未来,重庆医科大学将紧扣时代脉搏,实时把握临床一线对高层次老年护理、儿科护理等人才的迫切需求,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护理专硕人才,夯实护理事业的人才之基。 (牟绍玉 米 洁)
·广告